中医如何治疗脂肪肝
- 2025-08-25
- 济南齐鲁花园医院
- 中医科 康复医学科
健康成绩单的扣分项
成年人的体检报告就是一份“健康成绩单”,脂肪肝则是最常见的“扣分项”。
很多人觉得它“不痛不痒不用管”,但事实上,脂肪肝是身体代谢紊乱的“预警灯”,放任不管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脂肪肝,不只是肝脏“胖了点”!
近期,有新闻报道,29岁女子每餐水煮菜+蒸粗粮,结果脂肪肝从轻度变成了中重度,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
原来,过度节食减肥反而可能会加重脂肪肝。
目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脂肪肝患病率高达25%以上,并且发病年龄逐渐趋向年轻化、低龄化。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统计,中国成人超重/肥胖人数已超过50%,预计在2030年将达到61%。
在此背景下,超重人群的脂肪肝患病率为49%,而肥胖人群高达到81.8%。到底什么是脂肪肝?哪些人容易患脂肪肝?得了脂肪肝怎么办?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什么是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脂肪在肝细胞内过度蓄积的病理综合征,当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脏湿重的5%时,称为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
大部分情况下并不会直接引起显著的临床症状,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右上腹部的不适感。
因此,我们建议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包括肝功能、腹部超声等。
通过检查,我们可以对脂肪肝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初步评估。
脂肪肝的危害有哪些?
脂肪肝是进展性疾病,早期通常称之为单纯性脂肪肝。
此时,超声检查可能仅显示肝脏中脂肪的轻微沉积,血液检测中的转氨酶水平仍然保持正常。
随着时间推移,如果未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脂肪肝可能逐步恶化,发展成为脂肪性肝炎。
在这一阶段,转氨酶水平会不同程度升高,标志着肝脏已经开始出现炎症。
若疾病继续进展,可能会出现肝纤维化,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甚至发展成肝癌。
同时,脂肪肝还可能累及多个器官组织,不仅可以诱发或加重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还可能增加结肠癌、胆囊癌、胰腺癌等恶性疾病的发生。
哪些人容易患脂肪肝?
大量饮酒、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有家族史(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遗传因素(如某些基因突变)等均为脂肪肝的高危因素。
所以脂肪肝不是胖子的专利,瘦型脂肪肝患者占比高达15%。这类人群因缺乏典型肥胖体征,往往忽视病情,导致肝脏损伤持续进展。
得了脂肪肝怎么办?需要吃药吗?
目前生活方式的调整是治疗代谢相关脂肪肝的首要和最有效手段,需要健康饮食、增加体力活动和减重。
此外,还要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压。
当脂肪肝进展到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阶段,可能需要辅助药物治疗。
中医视角下脂肪肝是怎样的疾病?
脂肪肝属于中医学“胁痛”“积聚”“肝癖”等范畴 。《内经》说:“肝之积,曰肥气”,故也称之肥气病。系指体内肥脂之气过多地蓄积于肝脏。
中医认为由于过食油腻肥甘饮食,食而不运,脂膏留积于肝,从而导致肝脏功能失调,疏泄不利的一系列病症。
中医如何治疗脂肪肝?
中医治疗脂肪肝,以健脾利湿、疏肝和胃、化痰祛瘀为原则,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调理。
1.中药调理 中医通常将脂肪肝分为肝郁脾虚、湿浊内停、湿热蕴结、痰瘀互结等证型,根据证型选用相应的中药调理。(中医科)
2.针灸治疗 多选用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及任脉的经穴为主。如中脘穴、天枢穴、大横穴、足三里穴等。每周三次。(康复医学科)
3.拔罐调理 腹部穴位先采用连续闪罐,再将火罐吸在中脘穴、天枢穴、带脉处等部位。每周两次。(康复医学科)
4.耳穴压豆 选取肝、脾、胃、内分泌等耳部穴位,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周两次。(康复医学科)
中医科及康复医学科开诊时间
中医科:每周一到周六全天(8:00-11:30,13:30-17:00)
康复医学科:每天(8:00-11:30,13:30-17:00)